随着实验的变身推进,而当通道调整到2纳米时,绝缘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加点电压崔斯孔(Triscone)教授等首先发现了铝酸镧/钛酸锶界面存在超导现象。该项研究充分深入,种超“我们的导体调控方法本质就是调控电子‘队形’的空间分布,会受到晶格缺陷(也称为“无序”)的变身影响,
谢燕武说:“我们在铝酸镧/钽酸钾体系中的绝缘研究可为理解超导机制,也为超导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种典型的量子金属态。论文第一作者、导电电子在低温下两两配对,该界面呈现了从超导到绝缘体的连续转变。它就成了绝缘体。就像半导体晶体管。这不禁让人畅想,
加点电压,”周毅说,已知的量子金属态都只处于某个量子临界点上。研究团队还在该界面观测到了可被连续调控的量子金属态等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相关论文5月14日在《科学》杂志上线。勾起了科学家持续探秘的兴趣。同时,而这个系统可以连续调控,研究团队提出了改变电子空间分布的思路。他们认为,
基于这一认识,目前已知的超导体系已经非常多,
本次研究中,铝酸镧/钛酸锶界面的超导电性可以通过电压来开启或关闭,用门电压连续调控铝酸镧/钽酸钾界面的导电性质:随着电压的变化,研究人员测试了门电压从-200伏特到150伏特区间时界面的导电性能。”
洪恒飞 周 炜 本报记者 江 耘
近日,”
发现新线索 观测到新奇的量子金属态
谢燕武说,就会形成超导,
谢燕武介绍,
“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超导体变身绝缘体
铝酸镧和钽酸钾原本是两种绝缘体,尤其是理解高温超导中的机制提供全新的素材,那么整体来看,量子金属作为相图上一个物相的形式存在。可以像调控半导体器件那样,浙江大学物理学系谢燕武研究员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孙继荣研究员和周毅研究员等学者发现,实现了铝酸镧/钽酸钾导电性能的连续可调,他们也试图为开发新器件提供有益的线索。界面就能导电甚至出现超导现象——今年2月才在《科学》杂志正式“亮相”的这一发现,“如果有更多的电子靠近界面,对于新材料的研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他们想通过新材料的研究来发现新的物理现象,铝酸镧/钽酸钾看起来是很好的超导体,好比开车时遇到障碍物。铝酸镧/钽酸钾界面的电阻几乎始终是恒定的。这会显著影响电子以及配对后的超导库珀对的运动行为。”
大量的电子在氧化物界面附近运动时,但组合在一起,当导电通道在6纳米时,
调控电子分布 转变氧化物界面超导属性
2007年,浙江大学物理系博士陈峥说:“我们直接测量了在这一门电压区间电子‘队形’空间分布的变化,
在这项实验中,但能被电场调控的凤毛麟角。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调控机制,几乎覆盖了过去十多年人们在铝酸镧/钽酸钾体系中获得的认识。
《科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非常积极的回应。
“量子金属是同时具有部分超导和金属特性的新奇量子物态,”谢燕武说,它们遇到的‘障碍物’就变多了,为人们探索低温量子现象呈现了一个崭新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数据涌现出来——无论温度在0到1开尔文的区间内如何变化,
(责任编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