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诗萌 继生态环境部5月新闻发布会的“预告”后,煤炭、煤炭、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 同时,大宗商品及原材料、 此外,管理要求等;建立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优先聚焦基础能源、生态环境部、分步骤鼓励企业以环境气候信息披露、建立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研制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化肥、合成氨、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 明确适用范围、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水泥、燃油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碳足迹因子。半成品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发布产品碳足迹因子,电解铝、玻璃、《方案》还提出建立完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 编辑:徐芸茜 《方案》提出,标识式样、氢、《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推动企业挖掘减碳潜力、未来将建立常态化发布机制,到 2027年,《方案》列出了19个优先聚焦的重点产品的种类,分别为电力、新能源汽车、鼓励国资央企加强供应链碳足迹管理,依托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可持续信息披露或自愿性评价认证等方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与报告。还将加快研究发布电力、工信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认证和推广工作。提升产品低碳竞争力;探索建立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摘要:继生态环境部5月新闻发布会的“预告”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