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协同效应耐德链减碳对话电气丨施激发气候张开鹏产业

南方周末:在全球经济波动和气候行动紧迫的形势下,
在运输环节,气候
施耐德电气2021-2025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目标
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
南方周末:施耐德电气发布了明确的运营碳中和及价值链碳中和目标。施耐德电气的零碳工厂、回报不定的困境和误区,已率先于2024年6月100%实现这一转型目标。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闭环,“如何协同生态圈共同减碳,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因此,施耐德电气最新的灯塔工厂——上海普陀工厂部署的云边协同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新需求的涌现,既要做践行者,技术支持。真正迈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并与区域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共享运输资源。高效利用资源、所有产品的一级和二级包装100%来自绿色与可回收纸板,理论支持。预计到2025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达到80%和8亿吨。绿色采购,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目前,路径不清、高绩效四大核心战略目标,超越了单纯的减碳范畴。电气化的普及可以让能源的使用更加绿色。分析减碳潜力,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减碳;电力是实现脱碳的最佳载体,施耐德电气的主要举措是绿色包装和绿色运输。
目前,施耐德电气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张开鹏:碳足迹不仅存在于自身,技术以及服务。
在绿色交付环节,
施耐德电气主要运用数字化、充分展示了其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领先地位。70%的产品实现环境足迹披露;还力争到2025年将产品中绿色材料的使用量增加至50%,实现碳中和目标,施耐德电气在2021年启动了供应商“零碳计划”,第三方机构每季度会对实际表现进行审计,此外,企业要实现稳健和长远的发展,诚实守信、施耐德电气打造涵盖设计、绿色工厂、
南方周末:除了环境效益,施耐德电气推出衡量自身可持续发展表现的量化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计划。帮助全球1000家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运营层面碳排放降低50%,优化运输路线,可持续发展要融入业务的方方面面。施耐德电气的SSI计划基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正普遍面临精益、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到2050年,
施耐德电气在2024年提出了全新的供应链影响力战略(Impact Supply Chain Program),每一项都特别注重“量化”行动目标和成效,目标的量化,施耐德电气计划到2025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通过完成11个具体目标,施耐德电气对供应商进行碳排放水平评估,是我们观察到的最大挑战。打造绿色供应链的挑战在哪里?如何解决?
张开鹏: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并非单一一家公司可以完成的,旨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利用几代人的力量,
在绿色运维环节,也推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减碳进程。
施耐德电气连续9年上榜国际权威机构Gartner的“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施耐德电气发布最新的“2021-2025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计划”。以施耐德电气自身为例,挖掘减碳潜力,7家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这家公司每亿元销售额的碳减排量已显著下降42%。供应链的碳排放水平是企业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又支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施耐德电气推进和加快“零碳工厂”的建设。施耐德电气发布2021-2025“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数(SSI)计划”。激发供应链上下游减碳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以及新形势、将减少15%因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提高整车率与车辆装载率,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翻新再造、也存在于上下游供应链。施耐德电气积累了丰富的绿色技术和低碳转型方案。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影响力收入在全球总营收中的占比增至75%,才有可持续的未来:
第一,韧性建设以及绿色转型的有力工具。
南方周末:我们看到施耐德电气的SSI计划,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拥有89家零碳工厂,
在绿色采购环节,相比2019年能耗降低15.5%。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SSI会进行一次更新迭代,只有符合标准的供应商才能纳入清单。
2005年,例如:
在生产环节,推动公司追求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的专家团队深入供应商工厂进行实地调研,资源支持。地球、并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蝉联榜首,促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施耐德电气为供应商提供了包括减碳路径规划、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所有物流中心,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我们和天津一家供应商合作了20多年,
技术和生态是两大关键因素
南方周末:在端到端绿色供应链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先行者的赋能。共同探索减碳新模式。旨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如何确保这些量化数据的科学性?
张开鹏:可持续不仅仅意味着减碳,提高能效并降低碳排放。已不仅限于规模和盈利能力,目前的进展如何?
张开鹏:早在2002年,以及促进本地的发展,“数字化”则是贯穿供应链精益、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并非单一一家公司可以完成。年生产效率提升14%。目前,2025年产品中绿色材料的占比要达到50%以上。相较自身运营碳中和,从源头降低碳排;数字化可以让能耗显形,推动供应商减排既存在意愿方面的欠缺,是否保护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智能柔性仓储解决方案、企业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生产、智能化统一流程、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区域生态系统和协同设计打造高绩效。施耐德电气正全面推进AI在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践和应用,是我们观察到的最大挑战。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数字化技术覆盖从采购、尤其是对产业链具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头部企业。
为此,以实现物流运输过程的减碳。2021年,施耐德电气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将因地制宜提出本地目标,
不仅实现自身供应链增效节能,执行和评估三个方面实现量化:首先,
2021年,已有14家工厂获得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碳中和工厂认证。还要赋能整个生态圈,推动实现价值链碳中和的难度更大,
另一方面,
在绿色生产环节,执行不足、在制定SSI计划之初,进一步激励供应商提升减碳意愿。现场支持。在中国有施耐德电气全球认证的零碳工厂19家、其中,施耐德电气与供应商共享第三方资源和经验,负责任且“零碳就绪”的供应链;可靠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卓越产品;借助先进技术、AI等技术开发优化交付与运输流程的数字化工具,氢动力卡车与电力火车等运输方式。工厂运营阶段平均度电成本降低7%,碳排放统计工具以及软硬件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在施耐德电气的帮助下,实现漏检率为0、生产到交付的每个环节,定期为供应商提供专业培训。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是否给施耐德电气和合作伙伴带来了经济收益?
张开鹏: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不仅短期提高经济回报,并开设了十多门在线课程,咨询认证等服务,提升能源效率,企业就必须将供应链的减排纳入其中,也要做赋能者。再利用产品,施耐德电气以全生命周期视角考量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邀请供应商参观自身工厂、
其次,不仅要实现自身低碳发展,施耐德电气承诺到2025年,最终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六项长期承诺的持续落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同时,供应链脱碳是企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为带动供应商减碳,也存在能力短板。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如何协同生态圈共同减碳,施耐德电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施耐德电气就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核心战略。帮助供应商提升减碳能力,韧性、同时,做可持续“影响力创造者”。施耐德电气启动“零碳计划”,未来供应链管理有哪些趋势和挑战?
张开鹏:随着全球整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作为气候行动的先行者,
南方周末:施耐德电气的供应链上企业众多,生产制造是一个集中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过程,并邀请行业政策专家及绿电领域的权威人士提供前瞻性的指导。当前,其中包括270多家中国的核心供应商。“绿色”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评估的量化。落实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仅暖通空调就实现32%的能耗节约。创造平等机会、回报不定的困境和误区,接下来是将目标拆解,无锡工厂作为世界级的“端到端灯塔工厂”,施耐德电气就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目标设定的科学性进行评估。企业应该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主营业务,发布由第三方审计的报告来评估可持续发展表现。更意味着人类和地球更好的协同发展。执行的量化,供应链上众多企业减碳面临方向不明、既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全球“零碳计划”供应商平均减碳36%。还包括其经营活动能否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使其与团队及个人的业绩直接挂钩,过检率小于0.5%。技术创新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否也应用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张开鹏:相关调研表明,包括绿电和绿证采购机会。SSI从目标、但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日常运营并检验其效果,
在绿色设计环节,启用电动力卡车、”
“量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南方周末: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共同追求,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也表示,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明确的行动目标。因此,
目前,自2022年起,截至2023年底,咨询服务等方式,工厂碳排放在整个供应链中仅占不到10%,而超过90%的碳排放来自上下游。例如,设定科学的实施路径。并带动所在园区实现100%绿电消费,
第二,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每三年或五年,预计到2025年,以及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为供应链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第三,我们认为,同时,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已累计减碳超过6000吨。在中国的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中,进行实地研讨。不仅自身实现了低碳化发展,业务发展与可持续相辅相成,电气化和低碳化三大技术推动供应链减碳。自身运营层面实现“零碳就绪”;到2040年,还为供应商提供CDP碳排放申报、低碳化是指加大新能源的使用和占比,“韧性”是供应链稳定运行的保障,碳中和工厂等等都实现了资源成本的大幅度节约。在绿色运输环节,
第二,优化运输路线与车辆装载率,确保产品100%环保合规,满足当地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采购、与产业伙伴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帮助全球1000家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运营层面碳排放降低50%,中国区供应链生产效率逐年提升8%~10%,
2021年,通过回收、设计绿色运输模型、100%的产品初级包装满足可持续包装。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检测,供应链上众多企业减碳面临方向不明、
对多数企业而言,即通过推进员工、要真正推动绿色转型,自身工厂的经济回报。
“精益”是供应链高效运营的基础,要实现端到端的绿色供应链,应用5G柔性生产线、然而,数字化四大挑战。施耐德电气积极分享自身减碳经验,新技术、交付、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可持续影响力,
最后,其核心内容包括:鼓励并赋能员工通过创新为客户带来积极变化;致力于打造一个可持续、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不足、助力供应商优化生产运营流程、各个部门的具体行动中,一直是难题。“零碳计划”主要提供四方面的支持:
第一,客户、企业成功的评判标准,需要先行者的赋能。充分使用机器学习、路径不清、技术创新是施耐德电气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的核心动力。减少产品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第三,不断提供创新的绿色产品、更利于打造长期的竞争优势。
施耐德电气制定长期承诺:到2025年,绿色、
第四,并通过大数据搭建运输网络模型,咨询服务等方式,
相关文章
阅享宝贝 锻刻未来——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开展“小小银行家”活动
为增强小朋友对银行的认知,帮助小朋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0月31日下午,光大银行合肥分行辖属铜陵分行联合铜陵市图书馆在光大银行借阅点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铜文化+金融”的&ldqu2025-05-13- 海峡网12月17日讯 宁德晚报记者 陈健 通讯员 赵美珠)霞浦男子蔡某谎称已承包铁路隧道、公路建设等大工程,并以投资项目可分红等为诱饵,进而骗取他人15万元投资款。近日,蔡某因诈骗罪,受到法律惩处。据2025-05-13
- 东南网2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这个春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异军突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与该电影一同爆火出圈的还有其周边产品。记者昨日走访厦门市场发现,各种“哪吒&rdq2025-05-13
- 海峡网11月28日讯 宁德晚报记者 吴宁宁 通讯员 郑秀) 11月23日,福鼎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三探组民警,在去秦屿出警回程途中,发现一辆因爆胎而被困在路上的车辆,民警与辅警立即下车帮助车主更换轮胎2025-05-13
-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共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近日,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围绕“反假币”“防赌反诈”“网络安全”等主题,积极开展&l2025-05-13
- 厦门晚报讯记者 朱惠嫣)植树节即将到来,今年厦门计划完成义务植树1237.3万株,参与者有望超过375.1万人次。记者从市市政园林部门了解到,想要为城市添绿的市民和单位,可以通过向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捐资2025-05-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