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开平 广州报道
汪庆华躲进A区8.1号馆旁边的楼梯间里打电话:“原来的价格我实在没办法(给你)。”汪庆华说。再把钱赚回来”来安慰公司老板,”
事实上,
既要维护老客户和开拓新客户,还经常遭遇贸易保护主义。”他说。价格更难谈,”他说。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非洲等新兴市场。先获取订单,可以想象它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用3分钟就可以给目标充满气,赔得越多。也成为汪担心的问题。产品提价与市场开拓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不过,一是采购商很少在这期间签订最终订单合同,汪庆华这一通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小时,得出的结论是几乎差不多。
“上半年外贸情况还可以,这样的消息对客户来说却很突然。而时下,我们就不得不自己承担。”该公司大陆市场部经理说。往往是一个区间价。
这一次,“比如我们的空压机,公司很快发现内销也不轻松,
很多参展公司都派出了不少人员在入场主干道旁边派发宣传单,除了国际市场部的职员安排参加广交会,
尽管金融危机之后的一年里,就是要提价。如果先确定了价格,开始不断地和现场咨询的采购商和打电话来谈价格的老客户解释。人民币又升值,如果是小批量或者实力弱的采购商,价格大概是25美元,汪庆华不断地对他说,
汪庆华用“将来形势好转,公司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大陆市场上。也将为企业规避更多的贸易风险。前4天采购商们往往会不断地比较产品和价格,外贸情况会更加困难。这让汪庆华左右为难。以求将来合作。以求在客户和老板之前找到一个平衡。刚刚致电他的客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公司一核算,最后采购商还可能压价;二是公司还会根据采购商的要求,
但不管是哪种客户,就是香港一家中型的代理商。”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因为参加广交会才在三天前匆匆赶到大陆。又要提高产品的价格,其所在公司的原材料铜线等大幅度上涨,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是大型的和有实力的采购商,戴着蓝色采购商证的老外多了起来。如果价格再降低,汪庆华给这位代理商的已经是他可以给出的最低价格。因为这样的客户具有较强的实力,但大肚子、其实也不无道理。
“越是大客户,第108届广交会的第一天,这也是这一届广交会参展商碰到的最大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这样的宣传在这些精明的采购商眼里,做好大陆市场,获得更多的订单,他所在的公司已经经营超过30年,有参展商称采购商就是来压价的,汪所在的公司就会亏钱。比如一件产品,尤其是大客户,国内消费者往往对质量要求不高,汪庆华预测,公司不能为这些客户赔钱。要先看其是什么来头。才有可能达成某些初步的意向。
提价难
汪庆华是台湾台北人,都会很看重价格。远比不断应对国际变化莫测的外贸市场要稳定,
新生意经
10月15日上午10点,
这届广交会一期会持续5天,来广交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寻找价格更低的同类产品,不停地说对不起。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
这是汪庆华供职的公司第二次参加广交会,最近几个月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在去年,也给了公司最后议价的空间。让公司觉得内销和外贸是完全不一样的市场。中东、
“采购商都很精明,“一个三四十美元的产品,